关于协会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旧版网站 扫码关注

系统登陆 会员登录 后台登录

A A A A A

当前位置:首页/协会工作

通知公告更多 >

遵循“三适当”原则 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关于防范不法中介“代理退保”的风险提示 关于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的风险提示 云南省第二十一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财产保险公司人伤理赔员竞赛决赛名单公示 云南省第二十一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财产保险公司人伤理赔员竞赛选拔赛成绩公示(前130名)

专题活动更多 >

云南保险业“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专栏 ——防范“代理退保”风险的提示 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 云南省7.8保险宣传专栏 车险缴费实名制上线

行业动态更多 >

遵循“三适当”原则 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关于防范不法中介“代理退保”的风险提示 关于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的风险提示 云南省第二十一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财产保险公司人伤理赔员竞赛决赛名单公示 云南省第二十一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财产保险公司人伤理赔员竞赛选拔赛成绩公示(前130名)
通知公告 协会大事记 考试培训 协会图片集锦 专题列表 协会动态
返回列表

关于防范不法中介“代理退保”的风险提示

发布时间:2025-03-07      浏览量:30994      文章来源:

关于防范不法中介“代理退保”的风险提示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但与此同时,一些不法中介利用消费者对金融产品的误解,通过教唆消费者恶意投诉、伪造证据(如录音、聊天记录等)等方式施压保险公司同意全额退保,并要求消费者支付高额手续费,侵害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

不法中介代理退保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伪装保险专家维权人士,发布误导性信息。不法中介在自媒体上伪装成保险专家”“维权人士退保顾问,发布全额退保”“代理维权等吸引眼球的内容,还通过发布保险是骗局等负面信息,煽动消费者对保险公司的不满情绪,进而诱导消费者退保。

二、通过网络群聊等进行不实宣传。不法中介通过建立网络群,发布全额退保”“代理退保”“保险维权等内容,吸引消费者加入群聊。在群聊中,不法中介伪造退保成功案例保险公司被迫退费的虚假记录,营造退保有利可图的假象,进一步诱导消费者退保。

三、利用消费者对金融产品的误解,诱导消费者退保。不法中介通过隐瞒退保的后果,或利用部分消费者对金融产品收益的担忧,以帮助维权”“规避风险为名实施代理退保,部分不法中介甚至伪造监管部门的文件,声称根据最新政策,所有保险都可以全额退保,以此诱导消费者退保。

消费者轻信不法中介代理退保,可能会面临以下风险:

一、经济损失。退保可能需要承担一定的费用损失,代理退保不法中介通常也会要求消费者支付高额手续费。

二、保障中断。退保后,消费者将失去原有的保险保障,可能在需要保险理赔时无法获得相应的赔付。

三、信息泄露。代理退保不法中介通常会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证、银行卡、保险合同等敏感信息,这些信息可能被用于其他非法用途,如办理贷款、信用卡等,导致消费者面临更大的风险。

四、法律风险。部分不法中介通过伪造证据等方式施压保险公司,消费者若参与其中,可能因伪造证据等行为面临被追究法律责任。

为有效防范不法中介代理退保风险,云南金融监管局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

一、选择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定期审视保险合同

消费者在购买保险等金融产品时,应根据自身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产品,避免盲目跟风。定期审视保险合同,了解产品的保障范围、保费缴纳、退保规定等内容,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被误导。

二、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警惕个人信息泄露

消费者应妥善保管个人身份证、银行卡、金融账户、保险合同。若发现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应保存相关证据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三、关注官方渠道的提示信息,理性维护自身权益

消费者应关注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等官方渠道发布的风险提示,及时了解最新的金融风险动态。若对保险产品或服务有疑问,可通过正规渠道与保险公司沟通协商。若发生金融纠纷,还可以通过调解、诉讼等方式理性维护自身权益,切勿轻信不法中介。

来源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云南监管局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法律声明| 会员单位